【精选】散文作文合集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散文作文 篇1教儿孙刻苦耕读,这是湘南农村寻常人家的祖训。读书谋生,这更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她生前常对我说:唯有读书,人才能明理。小学的一个学期,受张铁生和黄帅刮起的“读书无用”风的影响,学生们无心学习,老师们对教学也不再热心。那个学期的成绩单上,我的数学没有及格。看了成绩单后,母亲先是一言不发,看得出她很焦急。沉默很久以后,母亲慢条斯理的说:“你在自己耽误自己。”
母亲决定为我补课。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在哪一个暑假里,油灯下,母亲一边给我摇着扇子,一边为我讲解的情景。临近假期结束时,母亲出题重新考查了我。见我进步很快,她很高兴地对我说:“学习的关键在于动脑筋。”我出于偷懒,急于寻找省力的捷径,连忙追问母亲:“你赶快告诉我动脑筋的方法。”母亲微笑着说:“你还小,现在告诉你,会伤了脑筋的,以后再说。”母亲始终没有给我答案,或许她也不完全清楚脑筋该如何动。不过,数学成了我此后最喜欢和最好的一门功课,而这个问题成了我很长时间的悬念,并使我一生受益。后来无论学习,还是工作,独辟蹊径成了我的习惯思维,遇事好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今回想起来,此法到还十分的顶用。其实,这不就是现在时兴的“创造性思维”吗?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离开人世时,最不放心的莫过于我的学业了。果不其然,初三快结束时,当时家里实在贫困,我也有心自立,正碰上村里要招民办教师。我考上了,继母也顺便为我办了休学的手续,眼看我的学业从此中断了。先是祖父坚决反对,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后来满舅舅来了,他对我说:母亲生前曾与他谈到过对我可能中断学业的担忧,并私下交给他五十六元钱。请他在我困难的时候,转交给我。听了满舅舅的陈述后,我顿时醒悟了,并在祖父的陪同下,毅然返回了学校,学习也因此更加刻苦了。因为我知道,这些钱是母亲从她那屈指可数的、用来救命的药费中挤出来的,也不知道母亲为此积攒了多少年,或许是三年,或许是五年,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不仅是可以救急的钱,更是母亲期待孩子能够成材的滚烫的心。母亲已经为我做出了选择,容不得我再有丝毫的犹豫。如果没有母亲这种刻意而坚毅的提醒,肯定就没有我这个恢复高考制度后,从村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或许我的命运将是另一翻光景。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一个疾病缠身的女人。她没能成就显赫的事业,也不懂得高深的学问,但在我的心目中,她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女性,也是人世间一切美好的化身。从母亲那里,我得到了人类最真实、无私的慈爱和温情,对儿子来说,那是无与伦比的独一份。她留在身后的布鞋,使我领悟到了骨肉人伦的真挚,知道了敬长辈、爱妻子、育儿女的人之本分;她临终前的叮嘱,使我不断在接近幸福的真谛,认识到只有宽容、善待他人,包括那些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先与人方便,才有自己的方便;她劝学中透出的坚毅,消弭了我童年的不幸,使我体会到了人生不尽是甘甜,免不了还有艰辛,生命中更多的意义在于微笑着面对困难的勇气。母亲不仅给了我强健的身体,还为我的人生做了坚实的奠基,更为我生命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母亲从来就没有离我而去,我始终想用自己的人生轨迹来延续母亲的生命。这些年,每次回归故里,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母亲坟茔,静静地呆上一会,希望能驱散她长眠中的寂静。然而,母亲与我终究阴阳相隔离,“子欲养而亲不在”已经成了我终身的憾事。或许这不是她所期待的,但对她的深恩厚德,我总有一种无以为报的愧疚心。也许是为了安慰自己,本来就不信奉鬼神的我,依照家乡习俗,多次为母亲做了祈福的道场和消灾的生日祭,事后想来,那只不过是在麻痹自己,又有何益。
四年前在家乡过春节,适逢那一年正是母亲的六十生辰,仓促间曾草就过一篇《先母行述》的短文,略述了母亲的生平和德行,并于次年清明,刻石立碑,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然而,多年来总是觉得意犹未尽、思念不绝。
今天,又是一个新春佳节,倍加想念母亲,遂和泪命笔,追忆母亲崇高母性的几件往事,一则怀念母亲;再则留于女儿,希望他们能知晓母恩的深重,明白为人父母的艰辛;还愿将其献于天下有亲可奉的男男女女们,道一声,要珍惜;更想借此表达对那些正在为自己儿女精心算计的母亲们的崇高敬意。
散文作文 篇2《匆匆》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吃饭、洗手、遮挽、睡觉等日常生活细节来说明了时间在不经意间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朱自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叹惋和思考。
看完这篇散文之后,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或许,我的反应和朱自清是一样的。我常常认为,人的一生很长很长,为我们的时间有很多很多,可是,悄悄地算着,人的一生不过最多三万多天,现在,已有四千多日子从手中消失了,到现在,我连时间的半点影子都没瞧见。举几个例子吧:童年生活的美好时光已从我们身边溜走了,不知道多少时候我们沉浸在童年的无限美好之中;我们曾见天真的以为,长达六年的小学生会很久以后才结束,这不,一眨眼,我们便站在了小学生涯的尽头了……我也常常在想,时间到底逃去了哪儿?是风儿把它吹到了天涯海角?还是雨滴把它洒遍了四方?还是薄雾将它带到了某个地方……不知不觉中,时间又在我的遐想中流失了……时间总是那样留不住,停不住。它伸出无形的双手,冷漠的将日历一页一页地往后翻,人们无论用任何力量都无法锁住这双手。不管是面壁十年或是昙花一现,在它手中,只是轻轻的一瞬间而已。
时间这条长河,无人能控制它永恒的流动,天地宇宙是它的流域,浩瀚人心是它的河床。该去的留不住,该来的阻止不到!由此可见,时间是多么的短暂与宝贵啊!
时间长河缓缓而飞速地流动着,于是——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溜去;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流过;看书的时候,日子它灵巧敏捷地从一行行字中穿过;跑步的时候,它又随着轻快的脚步奔远了……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中消失了……就如朱自清的感慨吧!——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不知道,人们是怎样看待时间的!有的人不放过一分一秒,努力闯出一番大事业来;而有的人呢?常常沉迷于网游、赌博中,浪费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前者是真正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才会如此珍惜时间;而后者,是完全没有意识到时间匆匆无影无声,所以,才会沉迷于其在无法自拔!
时间带走了人生的每一场片段,使记忆渐渐模糊。每当
想起哪场片段时,只有在记忆深处慢慢摸索了。有时候,不知怎地,我也总是莫名其妙地想,当时间如《匆匆》里所描述的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时,当我们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干许多有意义的事而珍惜时间,一切,会不会,只是剩下徘徊中的匆匆无影 ……此处隐藏6361个字……会全貌都没看清,可有些人就开始抱怨,有些人开始随波逐流,有些人遇到挫折一蹶不振,有些人在流水线上做着重复动作,把自己麻木的如同生产线上的产品。这些时,我满脑子问号,我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有时,我看到他们会想到父辈中那些搬砖的登三轮的穷苦人。这些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可在他们眼里我看不到一丝抱怨,或许是他们奋斗过努力过,只是命运多舛。那我们呢,等到我们90后在社会上找到自己位置那天;等到我们都白发苍苍那天;等到我们都走到人生尽头那天。你能摸着良心给自己说给自己的儿女们说:我的人生很充实,我的今天我很满意吗?
或许你能,但我不能。所以直到今天我还一直在行走,一直在流浪。因为我看不清自己,看不见明天,看不到未来,我只能在行走中寻找出路,因为我知道停下来了,生命就这样了,我想给生命一点希望。
散文作文 篇8每当冬天来到时,我总是想起陪伴了我九年的母校。
母校的初冬总是带着些深秋的气息,空气因为学校附近流淌的渠水而染上了湿润,即使在干燥的冬日空气中仍然有水汽的味道,为寒冷的空气多添了几分柔和。
而运动场的墙外,那几棵早就开始落叶的梧桐被冬天凛冽的寒风带走了更多的树叶,有些飘进墙里来静静躺在地上,像是给大地铺上的一层暖黄色地毯,装点了冷色调的冬季,使人感到微微的暖意。偶尔会有调皮的孩子经过,故意追逐着那些被风吹起在地上滚动的落叶,跳格子一般在一片片树叶间蹦来蹦去。他们开心的笑容和树叶被踩到发出的清脆声响交织在一起,演绎出初冬的交响乐,是灰暗天空下的一抹亮色。
树叶的飘落仿佛是倒计时的一段,计算着雪前的日子。当最后一片落叶在寒风中轻轻落地,雪的脚步也轻轻地走近了。
雪花的飘落通常极轻极轻----也或许是被琅琅的读书声掩盖了。但总有那么一两个同学,突然看到窗外的青松上覆盖的一点白色,立刻喊起来“下雪了!”很快整个班的同学都拥到窗边,争着看外面飘落的雪花,紧接着整个班都一起跑下去,享受着雪带来的快乐。
雪后的校园是最静谧也是最美丽的,雪吸收了吵闹的声音同时也覆盖了整个校园,将那些灰暗的颜色替换成洁净耀眼的白。校园里伫立着的两棵松树的年纪虽然已经和这所学校一样大了,但依然傲然挺立在那里,站得笔直,那松枝上的白雪像是它们身上披着的白色斗篷。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吧。
相比松树下的静谧,后操场上又是另一番场景。同学们跑着,笑着,闹着,抓起一捧雪就扔出去,被砸中的人露出不甘心的表情转身便开始反击……与之相对的是在跑道上三三两两漫步的同学,他们不紧不慢的走着,享受着雪中漫步的美好,几串脚印踏在积着薄雪的地面上,延伸向跑道的尽头。
回到教室里,站在窗边,将玻璃上的白雾抹去,看向窗外。这是我最喜欢的事,因为可以看到雪花如精灵般从白茫茫仿佛没有边际的空中飘落,最终落在树上或地面,整个过程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痕迹。雪总是这样安静,也带来一种无声的美。
我离开母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每到冬天,每当第一片雪飘落在地上,我记忆的深处总会出现那么一所静谧又喧闹的学校,夹杂着那里独有的湿润空气和回忆的味道。
散文作文 篇9一年中四个季节,最喜欢春末夏初。
如豆蔻年华的少女,有着初长成的鲜嫩。满目的鹅黄嫩绿,和着缤纷眩目的花朵,是一曲轻快的小提琴。
那天清晨,我看见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姑娘挣脱开奶奶的手,蹦跳地摘下路旁草丛里的黄色小雏菊,然后漂亮转身,裙摆优美地打开,一脸欣喜地举给奶奶看。那一刻,黄色的雏菊就是一轮小太阳,开在了她的心田里。小小的心灵会因为这朵小花,让这个清晨变得不一样起来吗?不禁微微地笑了,仿佛看到从前的自己。
从小到大,我是很喜欢花的。素洁的玉兰、清雅的茉莉、馨香的玫瑰、热情的木棉、家常的九重葛……知名的不知名的,都让我意乱情迷。记得当时外婆家的天台还没有拆,每到夏初,蔷薇开得如火如荼。我常背着外婆折下一支,小心地拈着枝干,拿着花把玩半天。渐渐的,花蔫了,我就在洗衣池里放满水,把花瓣一片片放进去。我趴在池边拨弄着满池花瓣,看它们如小船般载着水珠缓缓前行。一种宁静美丽的感觉就将我缓缓包裹,小小的我那时候就懵懂地感觉,这世间有很多体验只能是自己知晓明白,旁人无法体会。
一直认为,一个地方有多少温情浪漫,就会有多少花朵。关于往事的回忆,很多是和花朵相连。我的中学时光都是在双十度过。那时候,镇海路上种满了凤凰木,初夏时分,真是一派“云蒸霞蔚”的景象!独自一人从树下走过,真正懂得了一树树花开的美好,而那种美好,似乎又蕴藏着忧伤。下过几场雨,银杏叶般的红色花瓣零落,不经意,也会有几枚花瓣落到了我的书包上、头发间。朋友细心地帮我拿掉,我们一起把花瓣做成书签。少女情怀总是诗,日记本里,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着谁也不知道的秘密。
在厦门,长得最喜人最家常的,当属九重葛了。品种很多,但最常见的是玫红色,有着过日子的喜庆。在鼓浪屿、市政府、白鹭洲公园甚至居民家的阳台,它们活泼泼地出现,给这个城市一簇簇漂亮的笑脸。常常是在朦朦胧胧的早晨,坐在班车上昏昏欲睡,蓦地,一抹亮色热烈地一闪,再定睛一看,衬着蓝天碧海,九重葛似跳佛朗明哥的西班牙女子,让人的心情无端明亮。这样与花朵的偶遇,于我,于很多人,想必是神清气爽的吧?
一花一世界。花事与人事,究竟哪个更醉人呢?
看过花的感悟散文的还看过:
春江花月夜感受散文_描写春江花月的受散文
散文作文 篇10你问我的家乡在哪里?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我的家乡在浙江温州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湛蓝的天空,有清清的小河,有茂密的森林,有硕果累累的果园。
我爱家乡美,爱那里新鲜的空气,每天清晨总是格外新鲜宜人,我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又一口,感到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爱家乡美,爱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那里的云朵都格外诱人。我经常坐在外婆家门口的杨梅树下抬头仰望天空,欣赏眼前飘过的那些变化万千的云朵。白色的云朵好似一朵朵洁白的棉桃崩开,把一团团棉花撒向空中漂浮;黑色的云朵好像乌贼喷出的墨汁一样在水中展开。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狂吠的小狗,有的像追逐老鼠的猫咪,有的像刚刚孵出的小鸡,有的像在草原上蹦跳得小兔,一幅幅图案都是那么形象逼真,而又活泼可爱。
我爱家乡的果园。那里有红彤彤的苹果园,有紫红紫红的杨梅园,有黄橙橙的香梨园,更有伸开双手都合不拢的大西瓜。想起我在外公的果园里,外公的西瓜地里度过的许多美好的日子,心里真比口含蜂蜜还香甜。
我爱家乡的原野,那里有各种各样漂亮美丽的蝴蝶,它们在花丛里翩翩起舞。那里有许许多多的蜜蜂,它们在花丛里忙忙碌碌的进进出出。
我爱家乡冬天的大雪。下起来好似漫天的银蝴蝶飞舞嬉戏,从天而降。雪后的风景更加美丽,漫山遍野都如同冰封玉砌,可美了。我们就会组成团队外出,除了滑雪、打雪仗外,还会精心的雕塑可爱的雪人和各种动物形象,玩得有些忘乎所以,不愿回家。
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我爱家乡的草草木木,我的心儿都留在美丽的家乡,就连睡梦中都不时的笑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