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话题作文 字数作文 作文素材

《酥油》读后感

时间:2025-05-14 16:38:18
《酥油》读后感

《酥油》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酥油》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酥油》读后感1

前些日子在网上商城买了几本书,刚好书城搞买赠活动,送了一本叫《酥油》的书,我一向对赠品都不放在心上,认为赠品都是一些滞销的商品,不会有惊喜,因此这本《酥油》被我带回家后便随手放在了书柜的角落里不理会了。

直到最近整理书柜看到书面上浅浅的灰尘,用布巾拭去灰尘后顺手翻了几页,这一翻便是欲罢不能。

跟随书中主人公那个酥油一样的女子“梅朵“在藏区的支教足迹,我被带到了一个从未经历的世界:一路上先是要坐火车,再坐汽车,汽车走不通了改乘拖拉机接着是摩托车,之后换骑两天的马,最后还要翻越半天的山路这才到达目的地——麦麦草原。在麦麦草原上生活,人和牲畜同住,睡在潮湿的地上,夜里大雨从帐篷上漏下来,要打着伞才能昏昏入睡,吃沾着牛毛的生肉和混着麦香和牛粪的烧饼……对于一个每天吃蔬菜水果的汉地女子来说,这样的生活能坚持五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比之生活更加困难的是梅朵的工作。她需要深入藏区一个一个地去找孤儿,寻找的过程中每时刻都面临到交通工具、恶劣天气、与藏民沟通交流等等的难题,她不仅要冒着遭遇泥石流的危险,还要学会让藏民相信她,将孩子交给她……

在梅朵支教的五年里,最最让人感到无力的除了短缺的资金,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就要数藏区人民不可逾越的宗教信仰了。

因为信仰,苏拉的姐姐把自己饿死了;因为信仰,有画画天分的所画成了残疾人,此生都不能再画画了;因为信仰翁姆明知自己怀了畸胎也不愿打掉……对于藏区的他们来说,这样的事很正常,因为这都是佛祖的安排,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活,不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为前世赎罪或为下代祈福,他们对佛祖从不怀疑,也不允许任何人质疑,这是怎样的信仰?怎样的坚持!我不能理解,也理解不了。但当我读到这些情节时,心情却是无比沉重的。

坚强、善良的梅朵耗尽心血的梦想是想让麦麦草原的孩子受到教育,能到城里读书,最后能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可是面对藏族这种世代相传且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单凭一个梅朵的力量是怎样也撼动不了的。我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名人访谈节目:主持人问某省省长,怎样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这位省长回答“我们政府出钱,把边远落后地区的孩子接到城市里来接受教育,让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学成之后再回去建设他们的家乡,这个过程虽然长了点,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但却是最有效的。”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位省长的回答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共鸣。边远落后的地区要改变,要进步,要让当地人民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愚昧无知的思想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草原上孤儿和缀学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梅朵也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

《酥油》读后感2

他们唱着那么深情的歌,到底温暖着谁的耳朵 。

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度,你我都不曾到达。那里有 苍茫无言的雪山,温婉袭人的'河流,也许还有你我不曾看到的过的牛羊遍布,白云万里。也许还会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悦目赏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落寞荒凉,但我想我们永远都不得而知,除非你携一程风雨匆匆奔赴。

只是我曾听一个坚韧如蒲苇的女子,寂静,淡然的讲述,她告诉我那样纯粹,美好的国度真实清晰地存在着。那个如梅朵一般盛放的女子,她千里迢迢的去奔赴,那场爱或痛,亦或悲喜交加的盛宴。

我一直笃信,最纯净的地方,亦会有最纯粹的爱,正如月光与梅朵那般的爱情。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灵魂,一个看惯了工业时代的浮世与无奈,一个却只懂得原始牧民的敬仰与卑微。也许你不来我不往,此生不遇,我们就会自以为完美的错过。但你却携一程风雨不远万里的到来,最初的最初,我们以为我们会永远。

那些流落的草原孤儿,像散落天边的星点,每一个微小的光芒,都是我们存在的希望。那所破旧的碉楼,像我们曾经一贫如洗的灵魂,不懂得怎样让它纯净,美好的盛放。终于,一个一个的孤儿让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生机,于是月光和梅朵相视而笑,曾经遇过的雪崩,滑坡,误解,不满与刁难都似那么轻微的一掠而过。

我喜欢他们学校般的家,那些孩子,阿嘎,苏拉,小尺呷……各种不同的淘气和可爱,但我想他们的笑脸一定同样的灿烂。

安妮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是的,喜的对立面永远是悲,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但那只是我们所能够改变的。那里的佛教庄严而肃穆,它以抽象的庞大真实的根植于每个牧民的灵魂之内,那是怎样强大的力量,使得一个人终身去信仰与敬畏,不惜耗尽生命。面对灾难,伤痛的无能无力,无疑是人们不懈追随喇嘛朝圣,矢志不渝的动力。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灵魂的纯净与解脱,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为逃避选择一个漂亮的借口。

雪灾中,学校坍塌,梅朵病倒了,孩子们再次成为流落的星点。梅朵难过的看着人去楼空的碉堡问月光,你会永远在我身边吗?月光晃神,白色的碗碎落一地,也许这就是悲剧的前奏了吧。物质上的贫穷亦是这纯白世界清晰,明确的伤口。三年,是怎样一个漫长的时光,梅朵终于带着那包希望的钱币回到了麦麦草场,可一切似乎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那个让她变为像酥油般的女子的人儿,已经随着那场大雪被埋葬,有的只是一个众人眼里即将成名的东月喇嘛。梅朵睡在寺院破落门前的那晚,也许是他们之间最为悲哀的距离,一把破锁,就隔掉了一世的爱。

再次看到月光,那已是他们之间再也回不去的落寞和错节。

“可是月光——你带我去那样的天堂,你让我如此拼搏,你却丢下我一个人……”

“你不是一个人。抬头望天,你看神灵就在你的头顶上方,你看到了吗?”

“是,只是你能看到,我也会看到。”

“这就对了,你应该还能看到,在我们的视觉前方,还有天,还有地,还有雪山,还有……”

“还有什么,还有你的信念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不知是故人心变,还是时光错裂,再也无法找到新的契合点。

《酥油》写给月光下的梅朵,希望你是下一个。

《《酥油》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