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情心作文锦集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同情心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情心作文 篇1几年前第一次看见一个十几岁的男孩跪在马路边乞讨,地上用粉笔写着“求19元路费回家”,当时感动得眼泪险些夺眶而出,连忙掏出20元钱轻轻地放在他的面前,生怕伤了一个少年的自尊。
不久后再见到同样的情形,以及后来无数次的屡见不鲜,终于明白自己低估了当今少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早已把乞讨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
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逐渐地增强,从最初的热泪盈眶到后来的司空见惯,到现在的鄙视、厌烦。一个身体健全的少年人干点什么养不活自己,非要出卖自己的尊严不可?也许在他们人生的词典中,压根儿就没有吃苦耐劳四个字,取而代之的是投机取巧、偷懒耍滑。
每天上班都要路过一座天桥,天桥的几个出入口均被乞讨的人们占据,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其中有个妇女带着个小女孩,给人印象特别深刻。小女孩只有四、五岁,看上去很乖巧,每次行人路过,她都追着要钱,看到阿姨、姐姐模样的,便扑上去拽住她们的衣服,基本上每次都不落空。她妈妈只是坐在一边看着,任凭小女孩跑前跑后。
刚开始每次丢给她一元钱,可是一天四次,哪有那么多零钱,于是开始刻意地回避、绕道,但心里总隐隐有些不安,毕竟她们也不容易。如果讨不到钱,这母女俩何以为生?也许小女孩的父亲已经去世了,留下这孤苦的母女俩相依为命;也许父亲身患重病,等着她们早日讨回救命钱……这样想着,便有意识地准备些零钱,在上下班的时候拿给她们,感觉自己做了一桩善事。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晚报上登出一整版的报道――《揭开乞丐王国的内幕》,才猛然发现自己有多幼稚多可笑。
乞丐王国的国王姓肖,那个圈子的人都尊称他肖老板,老板娘姓张,夫妻俩有一儿一女,儿子已上小学,女儿随母亲外出讨饭。肖老板本人坐镇指挥、抽头,一般不亲自外出作业。他们在市区拥有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其中两间租给那些乞丐。
报纸上说这是晚报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潜入丐帮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内容确凿、翔实,且有照片为证。我一看照片,顿时懵了,这不就是我天天看到的那对母女吗?照片上的小女孩正津津有味地啃着炸鸡腿。据记者报道,小女孩每天乞讨完毕,回家之后立即换上干干净净的新衣服,就像演员谢幕一样。如果小女孩在乞讨中表现卖力,就有炸鸡腿等作为奖品。
看完之后,心里五味杂陈。
这年头,这人们,都怎么了?
虽说很久以前就听说有的乞丐通过乞讨成了百万富翁,还在家乡盖起了楼房,但总觉得离自己很远。这次就不同了,完全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而且每天都在上演。
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大家均议论纷纷,都看到当天的晚报了,也都认出了天桥下的那对母女。
说什么的都有,总之就是这年头什么都不敢相信了,有装阔的,也有装穷的;有打肿脸充胖子的,也有低三下四做乞丐的。
下班后,再遇到那对母女,发现周围很多路人都理直气壮地走了过去,对小女孩伸出的手视而不见,被她拉住的阿姨、姐姐的脸上大都露出了嫌恶的表情。估计他们都看到了今天的晚报,没有人喜欢被欺骗、被愚弄。
城市还是这座城市,天桥还是这座天桥,母女还是那对母女,为什么路人的态度会大相径庭?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有人动了我们的同情心。
究竟是那对以乞讨为职业的母女,还是那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冕之王?
兼而有之吧。人们既不喜欢被欺骗,但也不喜欢被惊醒,茫茫然不知所措。有些事你永远不必说,有些人你永远不能信。
人的感情是脆弱的,这次曝光在很多人――很多善良的人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给以后的助人为乐平添了许多心理障碍。当我们再次路过那些乞丐,面对那一双双伸出的手,难免就会怀疑他们究竟是为生活所迫还是企图过上一种不劳而获的生活。假如其中真的有人急需帮助的话,可能就会大失所望,慨叹人心的冷漠与残忍,从而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如同一个落水之人,已然奄奄一息,岸边的人不但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在揣测他究竟是否在演戏。此乃人生之大不幸。
也许,城市里的乞丐会越来越多,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是一条致富的捷径。
只可惜,人们的同情心势必越来越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善良正在被滥用。
因此,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冷漠了,越来越不具备同情心了。
我们是否应该问一问: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同情心?
同情心作文 篇2春去夏来,阳光照耀在大地上,草地上变得更绿了。我在草地上玩着,忽然看见地上有两只绿油油的东西在爬。我蹲下来仔细一看,哇!原来是两只螳螂,一只大一只小,小螳螂长着两只小钳子,两只眼睛黑乎乎的。显得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大螳螂长着两个大钳子,它们俩在地上东转转西转转好像在找吃的。我灵机一动,连忙从家里拿了一块蛋糕和一个瓶子。
我在离它们不远出挖了一个小洞,然后在上面放了一块蛋糕。我把螳螂引了过来,大螳螂先用它的两只大钳子摸了摸蛋糕,发现没什么危险,便大胆的跳到蛋糕上面。忽然,大螳螂掉进了我挖的洞,小螳螂看见了,连忙找来一根棍子想把大螳螂救上来,可是被我的瓶子一盖给盖住了。我蹲在后面仔细的观察,看看小螳螂的爱父心切有多深。小螳螂拿两只钳子使劲的移动瓶子,把瓶子移到一块石头上,瓶子一下子被石头碰倒了,小螳螂用棍子救出了它的爸爸。
接着,我抓着小螳螂故意把大螳螂引到了水池边,我把小螳螂放进水池,小螳螂不断地挣扎似乎在喊:“救命,救命”。大螳螂好像听见了,连忙跳进水里,不顾自己地安危,把小螳螂救上来了,可它自己却沉进了水里。我把大螳螂从水里面抓了起来,把它和小螳螂放在一起,让它们走了。
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冷酷无情的螳螂也有同情心。
同情心作文 篇3几天前,我一个人逛街买衣服,走进一家服装店里,随便挑了几件清新可爱的衣服,付钱时无意地朝外看了一下,却发现对面那家童装店居然有人偷东西!一位老太太偷偷地将一件女童装放进左手里的破布包里,小心翼翼地隐藏好衣服,张望着四周,然后又假装看衣服。这家童装店虽然有摄像头,但她们不会启用,因为老板对顾客的信任特别高,正因为这样这家店的顾客特别多,人气特别高。正巧今天举办大促销活动,来的人很多,所以偷东西老太太才不会被发现。那家店的老板是我妈妈的老同学,我跟她也算是认识,这可怎么办?我要不要跟老板娘说一声?毕竟我们认识,她们家店被偷东西了,又正好被我看见了,我总不能坐视不理吧?再说了偷东西可是犯罪,轻则赔偿,重则到派出所呆个几天啊!我的视线又回到老人身上,她看起来有七八十岁了吧。她衣衫褴褛,衣服 ……此处隐藏3020个字……会“为了买一杯咖啡的指令,不惜杀死挡在路上的人”。这在心智健全的人类眼中无疑是荒谬的。
而人类不仅对于“咖啡与生命何者为重,何者为轻”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还有可能在生命与真理间做出高尚的价值选择。王小波将这种超越世俗意义的选择类比于“反熵”,是谨遵科学原理的机器人注定无法理解的为了更高追求的趋害避利。在这种价值观的推动下,孔子在陈绝粮,仍且歌且舞,曰:“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司马迁遭受宫刑痛不欲生,却在《报任安书》中明确记录了愿为完成《史记》而不自尽的心路历程;白莽为宣传新文化被处以枪决,做诗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些人为真理而死,为真理而生的价值观推动着人类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反观为金钱是图的葛朗台,唯权力是图的希特勒又与机器人有何异呢?
而同情心作为每个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也是机器人无法企及的高贵品质。人类为何进化、存在、发展都可以追溯到同情心。远古时期,母猿由于直立行走,盆骨缩小,十月便必须生产,这使得小猿无法如小羊能跑、小牛能吃草那般独立生存,于是大猿帮助它们觅食,由此产生了最初的同情心,也使得猿类得以繁殖并继续进化成人。后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类在互助中开化、发展,同情心也与之一同成为了我们呱呱坠地时便拥有的印记。
所以古今人读《陈情表》往往无不哭,但丁在《神曲》中游历地狱使读者与他一同伤感,不忍目睹。人类就是在这种同情心中的推动下对于遭受厄运的同类施与援手,合作以促成更大的发展。这是人之所以经历艰难进化的原因的来历。若没有同情心,人人都将成为冰冷的机器,人间又与地狱有何异?
我们在这苍黄的世间生而为人,由互帮互助同情心而来,向追求真理价值观而去。
同情心作文 篇8大难之中有大爱。这次四川地震发生后,四面八方伸出了援助的手,男女老幼捧出了火热的心,动人的故事每时都在发生,感人的泪水每刻都在流淌。大爱是爱心的凝聚,爱心是同情心的使然,同情心是每个善良的人所具备的可贵品质。
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同情心是人和动物区分的开始。有了同情心,人和动物就不一样了,同情心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就是指同情心,如果没有同情心就是“非人也”。西方的哲学家也是这样看的,比如,亚当斯密认为:人都有同情本能,能够推己及人,这就是同情心。同情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他说:“人类有两种最基本的道德,正义和仁慈。”正义就是不可损人,用孔子的话来说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慈就是要帮助人,用孔子的话来说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最基本的道德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同情心的基础之上的。凡是好人,其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富有同情心,因为他对生命有一种感动。反之,人一旦失去同情心,他就什么坏事都能干,他就自己把自己沦为兽类。
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本没有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职务,什么都没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的。可是后来,慢慢地,我们就不是作为一个生命来生活了,而是作为一个身份或者所谓身价。而且往往也是把自己看成这样,很少去倾听自己的生命到底要什么东西,自己的生命过得舒服不舒服,这种敏感没有了,更普遍的是追求物质的东西。
在如今市场经济时代,似乎财富是最值得追求的,而全部的生活内容无非就是赚钱和花钱这样两件事,觉得这就是生活。其实,人的生命对于物质的需要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物质并不能让你的生命感到真正快乐。实际上,物质的欲望是被社会刺激起来的,并不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但我们往往被这种物质的欲望所支配了,而忘记了我们的生命需要什么。一方面对自己的生命的感觉麻痹了,另一方面,相互之间也不是用生命对生命的态度来对待,往往是身份和身份之间、利益和利益之间的较量。人和人的关系成了不是生命本身的一种关系,而是利益的关系,我觉得同情心的泯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生命感觉的麻痹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次四川大地震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悲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它给我们补了一堂课,关于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它还考量了人们善良的潜在能量,唤醒了人们对于生命感觉的迟钝,强烈地冲击了现今社会普遍存有的一种对他人的冷漠,对生命的冷漠,甚至是冷酷的现象。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地抗震救灾。灾区传来的每一个电视画面、每一条消息、每一幅摄影图片都牵动着人们的同情心。灾难面前发生的事实让我们看到,天灾无情人有情,生命贵在同情心。我们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善良的种子,善良就是生命对于生命的同情。现在有个流行语说得好: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十三亿颗爱心就能汇成爱的海洋。试想,在这爱的海洋里,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淹没,还有什么样的伤痛不能愈合呢?
同情心作文 篇9生活在城市的现代人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面对那些街边衣衫褴褛的乞讨者,人们大多目不斜视地走过,或是仅仅斜眼看一下,肯施舍一元两角钱币的,少之又少。
难道现代人失去同情心了吗?多数人的想法是:这些行乞者大多是骗子,我可不做这上当的笨蛋。
步行街上有个人,穿着沾满泥沙的上衣,趴在地上摆出很痛苦的姿势,把身体扭成了麻花状。我的家刚好就在步行街,有一回我见他趴累了站起来,活络了一下筋骨,换了个扭曲的姿势接着趴。妈妈跟我说:“瞧这个人,肥头大耳,胳膊那么粗,像吃不饱饭的人吗?”这时刚好过来一位城-管,让他站起来。他梗着脖子不看城-管,保持着那个扭曲的姿势,向另一个方向艰难地爬去。多可笑的一幕啊!
确实,有不少人天生懒惰,他们从乡间来到城市,不顾尊严和体面,加入了乞讨者的行列。他们故意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一副躐蹋样儿,很是影响市容。其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垃圾箱里也能捡到式样过时但绝对结实的衣服,再穿这样破破烂烂甚至打着补丁的衣服,显然是作秀了;可不这样又无法博取人们的同情,也实在难为他们了。
这种人好躲,不看他走过去便是;还有一种人,专门支使小孩去跟人要钱,自己却躲在一边。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脏脸,让人不由会起一点怜悯之心。记得以前在云南,逛夜市的时候,见到这样的小孩多如牛毛。这些孩子多是从山沟里拐来的少数民族娃娃,他们会缠着人要钱,用脏脏的小手拦住你,拉扯你的衣服,一副“死也不让你走”的架式。这个时候你决不能有同情心,必须狠下心来一把推开他,否则马上就会有一大群这样的小孩子过来把你围起来,你就别想再走了。
在青海和西藏,有一种喇嘛,他们以吃苦为修行的方式。他们的衣食靠向人化缘,但他们并不贪,而是拥有一份自尊。他们不要钱物,只需要你施舍他一口吃的。他们不用装可怜,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一个人如果真的遇到了困难,人们自然会向他伸出援手的;但如果自己不努力,缺乏做人最起码的尊严,只想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这种人就变得很可厌,根本不值得同情了。
看来人们并非没了同情心,而是不敢有同情心了。当同情心被人利用,遭到亵渎,变得庸俗而廉价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因为受骗而愤怒。可以肯定的是,自尊也许会丢失,真正的同情心是永远也不会丢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