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1从书中抬起头来,透过朝东而开的窗户,只见窗外一片淡淡的白色,一轮皎洁的圆月已经升起在夜空中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忽然想起今夜正是中秋,离家又是一年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缓缓从心底涌起,直上眉头。一个人的生活,每天忙于工作,不但把日子给过忘了,就连这朗朗的月光,也已久违多时。因屋里亮着灯,所以月光不能朗照进来,只能从窗户中看到她飘渺的丰姿。
于是推开门出去,去享受这无边的中秋月华。
门外是一块平地,再出去便是气象局的观测站,观测站四周的地里种了几畦碧绿的蔬菜。
这是一个地处县城西南的山巅。
走到山边,阵阵山风从脚下的城里吹来,直凉进心底,心中的苦闷与忧愁,都被吹散了许多。小小的晴隆山城,像是半个环儿,拥着气象局所在的飞凤山,站在山边,便可鸟瞰全城了。月光像蛋清一样柔嫩,像山泉一样清幽,从空中轻轻地笼罩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轻纱,神秘而又和谐。
脚下的山城显得更加秀气了。
放眼望去,白天密密匝匝的房屋楼阁,这时全都处在朦胧这了,只见无数闪烁的灯光;而当它摇曳着到达你眼帘的时候,已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晕圈,显得柔和而恬静。在那盏盏的灯光下,此时一定是温馨而又甜蜜的,那欢聚在一起的家人,正共享着节日的喜庆。
远处是一带远山,月光伸展上去,云与天起,把你的视线引向高处,引向茫茫的天际。我的心化作了一只轻快的小鸟,在月光下的夜空中月飞越远
儿时在家,这是正是全家最欢乐的时刻:吃过晚饭,一家人欢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从天边升起,一边吃着月饼、花生,、瓜子,一边听父母说一些关于丰收的话题;或是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在村子前后的田野间玩乐,在明亮的月光下跳皮筋,打夜仗,钻草垛,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可是这样的欢乐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随着时间的列车浪迹天涯,一起玩乐的伙伴也为了生活四散而去,各有各的一片天地。这一份童年的温馨和喜悦,只有深藏心底,孤独是时候翻翻,也足以慰情聊胜无了。
不时从远方驶来一辆辆远行的汽车,强烈的车灯划破夜空,划破了月光的宁静也和谐,随之又消失在月光的宁静中。它那沙哑的嘶鸣,经过月光的洗涤,袅娜着到达你耳里的时候,已不再是原来那单调机械的哀鸣,而成了喃喃的细语,混合着月光的温柔和夜的蜜语了。愿想在这苍茫的月下,自己就是这世间最孤独的人了,这时才知道,还有很多的人和自己一样,在这月圆人更圆的中秋之夜漂泊异乡,独自咀嚼着心中的苦闷和孤寂。我想那远行汽车中的旅人,这时也和我一样,在想念着家乡的亲人。
一阵山风吹来,好象吹动了月光的轻纱,脚下的山城也好似随着月光轻荡起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吟唱千古的名作,虽说写的是九九重阳,但这时想来却倍觉亲切。在这中秋之夜的飞凤山山巅,一个人看尽万家灯火,山风为朋,孓影做伴,心中的孤寂向谁述说,有谁知晓,又有谁能理解呢?今夜的此时此刻,家中年迈的父母能否知道,在这万里之遥的山城之巅,我正在想念着他们呢?
会的!我不是曾经写到过当你想家的时候,家中的亲人也在想你的诗句么?
中秋月啊,请你把我心中的思念与祝福,带给家中的亲人,好么?这样想着,抬头间,月已当空,中秋的月色更加明亮了。一阵山风吹来,不觉有写凉。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2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节日一家人围座在方桌前边吃着美味的月饼。一边赏着娇洁的月光。是多么的美妙啊!它是全家人幸福快乐的象征。这里便有一个小小的神话故事,让我讲给你们听: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就这样,这个故事传到了人间成为了一种习俗,也就是我们的中秋节。
我们每个同学都在盼望着放假回家去过中秋节,这个愿望终于在这个星期里实现了,九月十四日那天,我们放假了,我们不知道有多么的快乐。我们收拾好行李便急切的回家了,到家后,我感到今天的中秋节是与平常不一样的,因为家中又多了几位客人,一个是我常年在外做工的爸爸,我不知有多高兴。
夜暮终于降临了,可惜今年的天空中没有往年的明亮,但是,我却很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吃到香喷喷的月饼啦!晚上八时左右,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在在桌子面前,一边讲着故事,一边吃着美味的月饼,在这欢声笑语中,我们全家人过了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快乐的,我更是幸福的,因为中秋节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了无限的思念,中秋节是亲情的象征。
在这里,我也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3我盼呀盼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啊,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了,我十分高兴。中秋节的那一天,我们早早地起了床,我们马上到爷爷姥姥那儿去,我们要抢在一些亲戚前面去,姥姥早早地做好 ……此处隐藏5199个字……蹿出了一串串火舌。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们不时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盐,爆发出一阵辟哩啪啦的响声,不一会,火舌变成了火龙直冲霄汉,映红了半个天边。孩子们绕着火塔又唱又跳,大人们喝茶吃糕饼,谈古论今,直到瓦塔烧成了通体透明闪闪发光的金塔。至于燃烟堆,就是各家各户把稻草、劈柴分别在村里几个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结束时,也象烧瓦塔一样把柴草堆点燃。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8中秋的传统有很多,历史也很久远,在历史上记载的东西也有很多,我们对于中秋其实还是很重视的,因为中国人都重视团圆,中秋是个团圆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亦称仲秋节、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中秋佳节素有全家团聚,品尝月饼,吃酒赏月的风俗。
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礼制,后来逐渐成为民间的习俗。
《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
韦庄诗:“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节赏月,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连宵嬉戏,至于通晓。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拾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室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有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月饼始于唐,盛于宋。
北宋诗人苏东坡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赏月、家人团圆,因为那天的月亮最圆。关于中秋的月亮还有许多美妙的故事,带着这些憧憬,今年中秋节,我也赏月了。
那天晚上,我在看电视,忽然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便叫上妈妈拿上望远镜,一起来到小区门口赏月。我们等了半天,天空一片空白,连星星的影子也没有,天上空空的,只有深色,没有其它颜色,我们有些失望了。但是,一会儿,我看见了天上有一朦胧的光芒,也有了一些些星星。我想:星星都出来了,那么月亮一定也会出来。我望着天上,慢慢地有了一丝光芒,弯弯的,一会儿又变成了小船;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圆盘子。“啊,月亮出来了!”圆圆的月亮在天空上,把它那皎洁的光芒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亮晶晶的。月亮的银白色光芒照在树上,树像披上了一件白纱衣,照在花上,花像一面镜子,把光线反射到我的脸上。看着月亮,月亮上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噢,那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士嫦娥和玉兔吧,正望着亮晶晶的大地。不一会儿,月亮不见了“是什么东西?”慢慢地那东西飘走了,借着月光看,那是云。原来,晚上也有云呀。这时,我发现,地上的蚂蚁不动了,好像也在看月亮。月亮多么迷人啊!妈妈告诉我:“因为人们为了日子能过得圆满,所以,人们要望着月亮许愿。”于是我也许了一个愿:希望每天日子能过得圆满。
月亮真神秘啊!又圆又美又亮,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再赏月。
明《西湖游览志馀》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瞌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为何中秋月色倍于常时呢?据现代气象科学分析,中秋之时,多属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层结稳定,空中微粒、尘埃,杂质较少,视程良好,秋高气爽,因此,月色分外明亮。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中秋节的作文1000字 篇9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