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高三作文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三作文 篇1我的外公
外公不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只是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农民。然而,他却是我心存感激和尊敬的人。
外公已经70多岁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是精气儿却非常好,背也不驼。他那双宽大粗糙的手长满了厚厚的老茧,正是外公一生辛勤劳动的烙印。
每年放寒、暑假,我都会去外公家玩。每天清晨,当我懒懒地起床时,外公已经披着一身浓雾锄完地回来了,这时,外公出发前生的炉火也燃得旺旺的;每天傍晚,非要我跑到地里喊上好几遍,他才乐呵呵地挽着我走在乡间的暮色中。
外公是个闲不住的人。农闲时,他在屋前屋后种植了各种果树,有梨树、葡萄树、枇杷树、核桃树……一有空,他就会给果树剪枝、松土、施肥、治虫子。看着外公脸上细细的汗珠,我忍不住说:“外公,歇歇吧,您都出汗哪。”“没关系,干活哪有不出汗的?””可是您已经老了,是爸爸、妈妈不管您吗?”外公蹲下来抚摸着我的头,“那倒不是,可是我还硬朗着呢!再说,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整天忙着干活儿,今天想着明天。人一辈子,不能什么都不干,不然怎么过日子?”是啊,如果不是外公辛勤劳动,我怎么会一年四季吃上甘甜的水果、新鲜的蔬菜?外公的话给我深深的启发。从那以后,我学习比以前更认真、更刻苦。每当我想要偷懒或者放弃时,外公的话就会在我耳边响起:“今天想着明天。人一辈子,不能什么都不干,不然怎么过日子?”难道我们每个人不都应该这样吗?
外公不仅如此爱劳动,而且生活中非常节约,讲卫生。他穿的衣服都发白了,还舍不得扔。他的凉鞋甚至看不出原来的“庐山真面目”,上面不是用胶布粘着,就是用扎丝缠着……外公家尤其干净,谁见了谁夸。就算是猪圈、鸡舍,他每天都要扫上几遍,没有一点乱草和粪便。
我不必再问外公这又是为什么,他多年不改的习惯,让我知道,人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现在我又长大了两岁,外公身体依然健康,仍住在农村,继续做着他力所能及的事。外公那双长满厚茧的手和朴实的话语,连同他劳动时的汗珠以及缠着扎丝的凉鞋,都会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因为,我爱我的外公,他用他最平凡的言行告诉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高三作文 篇2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次无意,更能魂牵梦绕;一种纯真,更可维系一生。
在这个婆娑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往往,我们心中似乎总有些什么,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不再纯粹。我们似乎有意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从而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转移到对钱财和权利的追求上,我们日日夜夜地争名夺利,渐渐地,哪些曾让我们感到快乐与惊喜的事物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日益膨胀的欲望,是对生活的麻木。
诚然,在当今这个社会,追名逐利并非是一件坏事,但在此基础上保持内心的纯粹,或许会更易收获成功。林清玄曾说:“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阳光。”他的心之纯粹让人仰慕,于是他写出来的作品也常常使人的内心获得洗涤。
其实保持一颗纯粹的心并非什么难以企及之事,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保持一种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书中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我却回报以歌。”生活确实不易,但你对它付出了真心,它也必定不会让你失望。面对种种挫折,你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学着去适应它,既然你无法改变世界,就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向上,在不断的探索中去寻找内心的纯粹。
或许有人会向往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认为那会给他们躁动的心带来平静。其实,只要内心纯粹,哪怕身处乱世,风云骤起,日子亦可以清净明朗。李白有诗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无论世事山河,那一轮明月总是净若琉璃,发散自我的光芒。
或许,唯有一个纯粹的人方能苦中作乐寻到生活真谛。苏轼在人生巅峰时惨遭牢狱之灾,又被贬荒远孤苦的儋州,即使如此他仍能苦中寻乐,本色不改,旷达人生。同样被贬,苏辙则回答:“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可见内心纯粹之人即使充满艰苦,也仍然乐观向上。
勿忘我心,让自己活在纯粹之中吧!
高三作文 篇3自高山而来,奔流千年,两河之水淘洗了无数华夏子孙的歌咏;自文明而来,延绵不息,车前的屏障蕴养了多少人性的真谛。
长江之水流经楚界,便瞥见一抹绮丽的香草美人仰天高歌那流芳百世的诗篇——“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这哪应该是属于美人的哀愁。在这乱世中自诩“美人”的屈原,本踌躇满志意大展宏图,本策马扬鞭欲为国效力,可前路伏躺着一座高耸的帝王之巅,交杂着坚硬的谣诼之链,它们横空出世且又风雨无阻的成为一道道屏障为他拦住了去路。他知晓这路蜿蜒曲折,人心险恶;可更令他伤感的是高山难越,朝夕之变。他已问了苍天,唱了挽歌,仍只能驾着车满目悲凉地携兰草而回,流下因报国无门的离愁之泪,随风坠落楚境河水。
河水流百年,诗咏晓三户;马车足千路,屏障种蒲草。
赵国疆域内一辆马车突然急促掉转,不再向前奔去。可那并不是悲怆的回头,而是智慧的回避。将相之列,权利之惑;刀山火海,始皇之威,这不是蔺相如引车避匿的原因。“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是蔺相如的铮铮誓言,更是他的一种觉悟。廉颇的不通透,他便用回避彰显自身的报国之心;思索国危当头,便用不破屏障之法来继续自身未完的使命。这样的心境就像河边的蒲草,拥有强劲的韧性,而这爱国、报国的韧性随水传承至今。
但屏障下的蒲草身边又怎不会有饥肠辘辘的蝗虫?瞧,晴空万里,川流不息,一老人像足球队员样在车前瞄准时机快速扑街。坐在车内的你一脸惊愕与措不及防,离开与留下,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离开,被路人、键盘侠唾弃;留下,只能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你没有办法像屈原一样回头叹息,也没有办法像蔺相如一样机智回避。自认倒霉的隐忍与提高警戒的反思成为你面对这般屏障的唯一出路。
虽有“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之叹,可也别忘了“世间自有温情在”的感动。霞光隐现,老人在马路上缓慢前行;微风习习,私家车在马路上前行。忽而,车主停车减速,停在斑马线旁。但那并不是因为怕碰瓷讹诈之忧,而是拥有礼让尊敬之心。出乎意料的,老人站在车前脱下自己的太阳帽,三次鞠躬致敬。这令人心怀暖意的减速敬意与感谢行礼,让车前屏障变得不再是只有气势磅礴的为国而思,不再是只有“人心之险甚山川”的忧愁愤世。
虽自高山而来,却传承了千载文化;虽自文明而来,却着墨了人心之绪。
高三作文 篇4【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达尔文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人认为,人 ……此处隐藏6215个字……话吗?在哪儿?而江苏考生写得又怎样呢?金陵晚报记者在第一时间为我们发回相关的报道,请看大屏幕:……这则报道告诉我们什么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我们在写作时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果实,做到有米下锅,做出可口的饭菜呢?
二、方法与技巧
1、有一部俄罗斯小说叫《齿痛》,内容是:耶酥在被吊死的那一天有许多人前来围观大多数人表示了极大的`悲痛,其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漠不关心。别人问他为什么,我自己的牙齿痛的厉害,关心他干嘛。事后,他还剪了一段吊死耶酥的绳子,据说这段绳子能治疗他的齿痛。
另一部俄罗斯小说叫《工人与白手人》,内容是:在俄罗斯革命时期,有一个工人为了广大工人的利益,带头革命,被捕后被关进监狱。时间长了,监狱的阴暗潮湿使得他的手都变白了。待他越狱后回到队伍中时,工友们因为他的手太白而认为他不是革命的同志。
A:思考:对于这两则小说表现的内容,我们能不能从一个中国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找到印记?哪一篇?从这一个故事中我们应该有所收获,可以从中得出一个构建材料的方法: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B:思考:举例说明在你知道的文学作品中还有什么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C:练习: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为20xx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合理的构建材料。
2、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的同学总是说我一直生活在三点一线中,身边的世界又很狭小,哪有什么丰富的材料?其实我们一直和知识为伍,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的世界不是很精彩吗?不是很丰富吗?不是很浩瀚吗?下面我们就来看几则高考满分作文:
A:《又是菊花飘香时》、《独上高楼》
思考:
a。本篇文章中的材料熟悉吗?来自于何处?
b。评价一下为什么能得满分?
小结:
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发现满分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经典的课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材料构建的第二种方法:精炼课文,索取素材。
练习:用“精炼课文,索取素材”的方法为20xx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构建材料。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听故事,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故事,能举例说明有哪些吗?说得很好,我们下面和同学们看一篇满分作文:《孙悟空下岗记》
思考:a。读完这则材料第一感觉是什么?
c。为什么?
d。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能得到什么启发?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构建的第三中方法:挖掘故事,再赋新意。
练习:用“挖掘故事,再赋新意”的方法为江苏高考作文题构建材料。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构建写作的材料,意在通过一方小小的讲台,为大家构建一个写作的平台,希望到时候,高考考场能成为大家尽情表演的舞台!
高三作文 篇8当心灵为尘俗的喧嚣所充斥,自然界那些空灵的声响便会被湮没于无形。花开皆有声,雪落亦动情,每一片树叶都会发出不同的清越之音。
只有一颗宁静而致远的心,洗尽铅华,才会在生命中某一个特殊的时刻,听见至美的声响。
步入兴化李中水上森林公园,绵延没有尽头的绿意涌入视野,一瞬间令我怔愣不前。初夏的细雨宛若朦胧的粉黛,飘渺地点缀着氤氲深浅的森林,我甚至不敢再大声说话,因为这里的宁静美得令人不敢惊扰,如此神秘。
徜徉于幽深的林间道,细雨斜飞,沉默的水杉树一如延伸,纵横交错的枝梢投下浅近无色的斑驳树影。我们相顾无言,在这样的美面前竟已无语凝噎。
极其细微地,一种蚕吃桑叶般的呓语,从森林中某处悄悄传来,像一段游丝般的乐曲,留下几个掉落的音符,很快地便倏地消失无踪,我起初便不在意,然而当我停下脚步时,这沙沙声逐渐汇聚变大,由独奏变成合奏,在森林中广阔地回响起来。
“沙沙……沙沙……”
连风也成为了这声音的拥趸,它乘着风拂过我的发梢,流水般穿透四肢百骸。我收起了伞,独自伫立在无人的森林之中,任凭细密而微小的雨点轻抚着我的脸颊,浸润着我的心,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这空灵的声音:“沙沙……沙沙……”。
原来,这只是雨点落下的声音,不似暴风雨时那激荡人心的奏鸣曲,也不若中雨时节奏急促的进行曲,细雨落下的声音,比一支柔和曼妙的提琴曲更加轻盈。我也曾谛听过无数场或大或小的雨,可是为什么,我却从未聆听过一场微雨的倾诉?如若心嚣不止,细密雨点之声,花朵绽放之音,又有谁能听闻?
身处苍苍树海,我闭上眼睛,在领悟这雨声的美妙前,自然的天籁曾多少次在我的耳旁飞舞而过,而我却茫然不知。
不管要等待多久,雨声会一直在生命中响起,等待着每一扇心扉被叩响的时刻。
如若一天,我遇见一个仍处漂泊中的心灵,我会对他微微一笑,请他闭上眼睛,对他轻轻地说:
“你听,多美!”
高三作文 篇9阳光还是那么灿烂,栀子花依然开放,微风轻拂过面颊。浓郁的花香中,我却嗅到了种淡淡的书香味。
奋然
“成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天赋”。勤奋是高考过关的基础,勤于动笔、动脑,勤奋努力,坚持不懈,就能给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回报的。
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跳过高考这道“龙门”,也许不是那么顺利,也许会掉下来,但我会坚持,会奋力再跳,因为我明白,这道“龙门”不是那么轻易地就能飞跃而过。
高考就像是一块试金石,奋斗了的人,结果应该不会太差,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不会感到太遗憾,因为我努力过。苦读十年寒窗,也不一定是为了一举成名,更多的是能证明自己的能力。高考是一种磨砺,是一种成长,是人生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奋然,逐梦少年,飞跃“龙门”,只为那一抹微笑。
静然
静之,所以稳中取胜。
遇事不急不躁,平复心中恐惧,怀着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才发现,原来高考并不是想象那样可怕。坐在考场,如临大敌一般,我就像一张紧绷着的弓,感觉是随时可能绷断。我深吸一口气,又慢慢呼出,努力平复内心的紧张。考试前夕,我又想起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朋友给我的坚定的眼神,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与他们并肩战斗,我暗暗给自己加油。
静然,阳光男孩,内心平静如水,方能成功。
明然
“风雨过后才能见彩虹”。拨开一层层的云雾,才会露出皎洁的月光。
现在回忆起高考,亦有几分“峥嵘岁月”的豪迈气概。高考就像一片海,我们扬帆前行,想到达理想的彼岸。于是我们扬帆起航,渡过险流急浪,朝着彼岸航去。在那片海域上,我们也许会迷茫,然而谁的青春不曾迷茫?我们沐浴风雨,阳光,海浪,这些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强。
明然,才懂得航海的真谛。
经历十年寒窗,我们奋斗过,以平静的心态面对高考,终于等到槐花飘香,百花齐放。我守着雾霾散开,等到月明后散下银光,我才懂得高考却是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