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平凡,是生活的本色。生活在这个幸福时代的我们虽然没有经历太多苦难,但是我们的世界也不是平凡的。
对于浩缈的世界来说,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平凡的,但是每一个平凡却不一样,《平凡的世界》一书给我们展示了另一个时代的生活。这部著作,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上描述了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与我们现在生活相类似却又不同的黄土地世界。书中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生活中平凡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喜与悲。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着苦难有着深切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遂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到“非洲人”时代的揽汉工,他经历的是难苦的人生历程,然而仍然在痛苦中磨砺,他对这些历程形成了一种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孙少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啊?其实,他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我们出生于贫穷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如果生活需要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受的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的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的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最后,我只想说《平凡的世界》讲的是一群平凡的人的生活,我们每一天过的也是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仔细瞧瞧,我们中间哪位是孙少平呢?也许,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孙少平。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这个世界不平凡
读完《平凡的世界》后,我才真正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知道了这本书为何能改变中国千万青年的命运,它为何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向我真正地打开了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大门
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一个人最难战胜的永远还是自己,但有时,克服自己内心的自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为成功而拼搏的路上,有自卑相伴有时并不会感到失落与恐惧,只要正确地去面对他,勇敢地去直视他,转化为自身坚强的动力,那么自卑过后必然就会坐拥胜利,自卑过后,也有凯旋的歌儿。
书中虽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但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孙少平,他真正体现了书本的名称,他很平凡,只是一个受过高中教育的普通工人,但他一生的成长经历,却反应了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的生活现状,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但往往又对生活感到无奈。他通过自学达到了大学生的水平,但他永远也只是一个工人,无法改变现状。作者赋予了他许多别人梦寐以求的优点,让他既脚踏实地活在现实中,又可以跳出现实,展开宏伟的想象。他家境穷困,但他没有让自己的理想消失。要知道,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意志消亡,尽管他在逆境之中有时也表现出了自卑和懦弱,但他并没有退缩,那种努力战胜自我,在想要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的坚强让我由衷得感到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都是写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他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作者从小处着眼,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出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正是通过对这些平凡人物的描写,反映出人性的善良,丑与恶。人性的醒悟就是要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但我们又从故事中看出人们的不平凡。比如孙少平,他仅管吃穿破旧,但他怀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他有男子汉的气魄和铮铮铁骨,他可以卷缩在破旧的被窝里,就着昏暗的光线读书而且乐在其中,他可以前一秒是工人,换一身衣服下一秒就变成了文雅的书生,和田晓霞谈论高雅的文学。
《平凡的世界》让我认识到,在平凡中也会有伟大的存在!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3《平凡的世界》---一本书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朴实无华的文字,令沁人心脾,其间流露出的情真意切的感悟,充满哲理的思考给我深刻的启迪,引发强烈的共鸣。无论在哪里,无论当时当地是如何的喧闹与嘈杂,只要目光接触那些文字,情绪情感就会被拉入小说中的那时那境,体会感悟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他们或忧伤或欢欣,或感动泪流或轻声叹息或幸福微笑。
是这一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路遥的这部小说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这点从主人公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因为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他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所以甘愿选择平凡,在平凡中体现出了书中主人公的不平凡,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终获得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歌。
细细品读之后,是深深地思考:在这个浮华喧嚣、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做人要有独立的人格,尽管你可能会遭遇孤独,孤独是人生自我证明的必经之路,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对孤独将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撑点。人最重要的是活得乐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用更广阔的眼界去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才能不至于将自己囚禁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人生才能更加充实。也许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琐碎的事、不公平的事,可是只要我们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会选择与放弃、学会善待自己,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会到快乐,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 ……此处隐藏5832个字……又因父母亲都是“官儿”,还不小的干部,从小,你便被众星拱月般地捧着,捧在手心。如此千金之躯,早有不可一世之傲气了吧,也有唯我独尊之霸气了吧!
玉琢便成器,经过有文化,有深度这一层次家庭的熏陶,你的智慧也逐渐显露出来,小小年纪便开始阅读《参考消息》,阅读中外名著。一本本感人的书,一个个暖人的故事,一场又一次激荡着你的思维;一碗碗心灵的鸡汤慢慢地灌溉着你需要滋润的心田。于是,一个拥有着最先进,最开放思维的新新女性诞生了,那就是你----田晓霞。
高中时代,哦,真为那个叫作孙少平的人感到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你,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你为他打开了一盏心灯,引着他走向了那个广阔的世界,是你,开天辟地般地劈开了从那落后的小山村通往先进城市之路。因为你,所以铸出了孙少平---那个值得在路遥先生笔下游走的人物。
曾经,我恨过,恨你救的那个小女孩,是她,让你失去了生命,虽然,我也为你感到骄傲,从心底里油然而生的那种。但,我还是恨,恨并痛着。那几天,夜晚,我一夜一夜地睡不着觉,抱着枕头无息地哭。黑暗里,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勾勒你的模样,你的明眸,你的皓齿,你的口才……
再有,从小被人众星拱月般的你,早已阅人无数。也许正因如此吧,你练就了一番“阅人”的好本领,不挑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却用独到的眼光挑了“败絮其外”却“金玉其中”的孙少平。不求地位,只求品味。于是,我钦佩你,晓霞!
晓霞,你打开了孙少平的心灯,也打开了我的心灯……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3初读《平凡的世界》是在大学,依稀记得当初读了有感动,有遗憾。
这次重读,感受到路遥先生的睿智和伟大,他用朴素的文字表达出那个特殊年代人们生活的无奈,思想的变迁和人们之间真挚的感情,这是这本书的伟大之处。也许是因为有了生活的阅历,再读后每每合上书,先生塑造的人物却不禁浮现在眼前,从孙家玉厚老人到少安、少平,兰花、兰香、猫蛋、狗蛋,甚至眼睛不好的奶奶,润叶、晓霞、金波、金秀,福堂、福军、润生,都如过电影般在眼前闪现,仿佛他们就在我的身边。
先生用七载余时间,呕心沥血成就了百万字的巨著,展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黄土高原的社会变迁,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形象,展示了普通人在大的历史进程中的艰难曲折。我无数次被主人公孙少安和孙少平感动,他们面对困境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让我折服。但是,书中最让我感慨感动的却是着墨不多的孙玉厚老两口,尤其是玉厚老人给孩子们营造的善良、宽容、孝顺的家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点即使在玉厚还年轻时就能体现出来,他为了给弟弟玉亭创造尽可能好的成长环境,可以说达到自己能力的极限。到了大儿子少安的时候,老人也让孩子读书,到了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也没有忍心说出让孩子不上学,倒是在这样家风熏陶下的少安非常的懂事,在考上学习证明自己有能力上学后主动提出不上学了,把机会给了年纪尚小的弟弟少平和兰香。玉厚老人不仅支持孩子读书,而且在孩子遇到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思想上的沟沟坎坎的关键时刻,他都站出来,支持和鼓励孩子,让家成为孩子们的心灵港湾,让少安、少平、兰香甚至兰花都得以在各自的天地里翱翔。这也让我想起小的时候,在家里经济情况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善良、宽容的父母虽然经常带着我下田劳作,但是却常常鼓励我,告诉我“只要你愿意念书,能够念上去,咱们家砸锅卖铁也供你!”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默默的支持与信任中下,我得以走入城市,过着今天虽然平凡却感觉尚还幸福的生活,因为我习得了他们“知足常乐”的精神,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看社会和他人。如玉厚老两口般的父母们,在那个年代有,在现在也还有,期望会越来越多,因为正是这些“平凡中见伟大的父母”能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到自己的孩子,进而把“善良、宽容、孝顺”的种子传播得更远,社会也会因此更美好吧!
这就是我的。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4近期,我拜读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思绪良多,书中的故事久久回荡在脑海中,此处与大家分享些感受。
路遥先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平铺直叙了《平凡的世界》,但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场难以忘却的洗礼。书中讲述的是在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都在黄土上耕地的农民,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哥哥孙少安为了能让家里过得好一点,年仅13岁就随父亲到田里干活,起早贪黑,18岁的时候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生产队长,并且能够被众人信服,他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稳重和成熟,是整个家庭的依靠。弟弟孙少平喜爱读书,在书中领略了远方,便更加憧憬外面的世界,物质上的缺乏并没有阻止他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在高中毕业后,毅然离开家去奋斗,他成为了揽工汉、煤矿工人,在这期间,他遭受过嘲讽,也获得过帮助,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一直在读书,一直在奋斗。
本书的背景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时期,但作为当代人再去读这本书,依然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艰苦岁月里孙少平都在想尽办法读书,而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何其幸运,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开阔眼界,充实自己,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在任何时代,奋斗都是经久不息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良好品质,路遥先生在书中写到:“只有永不遏制的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的凋谢!”人活着,就要随时准备经受磨难,克服磨难,才能走向自己的未来!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5《平凡的世界》,一本那样平凡而真实的书,只是在那个黄土高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双水村的小寨,没有惊天动地的撕杀,只是在默默的诉说里倾诉着融融的亲情,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只是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里娓娓诉说着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们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爱的种种用那陕北风情徐徐道来,《平凡的世界》里全是那些我们所熟悉的情节,双水村、垭子口,黄源县,以及那些窖洞,一种温馨瞬间袭来,无形中己温暖了我们的心,所描绘的是浓浓的爱,对土地,对父老乡亲,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以及对人生的追求与希望。
它描绘的是一幅爱的篇章,对亲情的爱,少安与他的父亲:当他在参加全县升初中的考试中,名列第三被录取的时候“他的父亲在他面前抱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的告别了,他多么的不情愿呀,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不愿断送他的前程…。”或许,我们的印象里,父亲总是高大与坚强的象征,又有谁能够明白那笑容背后的艰辛与无奈?可是少安知道,为了那个家他牺牲了太多太多,没日没夜的忙碌,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男子汉呵!还有妹妹兰香与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谊,一个平凡的环境,一个一团乱的家却只因那相扶相携的亲情而变的富有。
也正如史铁生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梦想使你迷醉,距离就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当生命以美的形式证明其价值的时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