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时间:2023-05-24 08:19:26
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1

什么叫爱?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是,当你翻开《傅雷家书》,听着书页翻过的刷刷声,听着窗外的鸟叫虫鸣,你就会从字里行间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爱。

文章从不断的书信中讲述着傅聪的海外留学的成长之路,父母通过书信告诫傅聪要有一颗爱国之心,不论获得了多大的荣誉都不能自傲,要懂得谦卑,在傅聪失恋时,傅雷鼓励傅聪应该做到心理平衡,分析原因勇于面对,并且吸取教训,而在傅聪得奖时从信中表达出了一种激动与欣慰之情,又在日常生活中教会了傅聪如何理财,把全身心投入艺术,正因有了这位严厉与温和的父亲理解他,教导他,他才能在国外取得成功,在艺术上卓有成效。

在毎封信中,傅雷在傅聪失恋时,借太阳过于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过猛,也会淹死庄稼,告诫他要爱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才能不因回忆而痛苦,

借这种心态才能茁壮成长,在不为人知的尘世中才能变得坚强,又在信后告诉他倘若认为这些话是正确的,有作用,当再次遇到痛苦与困难时,拿出信来读几遍,每当写信之时,傅雷都苦心孤诣地教育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只为儿子能够理解他的一番苦心,懂得爱父母,理解父母的爱,将父母的爱传达到心灵深处,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到他们的教诲,同时在傅聪获奖后,傅雷与的母亲都为此十分激动,但是谁能想到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傅雷不断地教育他要有一颗赤子之心,心怀祖国,因为祖国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正因为心怀有赤子之心,所以傅聪在外国不断奋斗之余依然想着祖国,在他寄给父亲信中,他总向父亲诉说他十分喜爱读诗,尤其是李白杜甫的诗,这些短短小诗随无多大用处但是这正能体现傅聪热爱名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在他成功的道路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再回想一下,如今的社会中,人们是否有真正理解爱呢?如今的人们只是懂得情侣之间的一种爱,却很少有过真正的对祖国,父母,名族文化的爱,似乎他们也不曾理解爱,正因此所以在中国的乐坛中没有再出现任何名人,如果我们没有爱,我们就是行尸走肉,在肉体上没有灵魂。

用爱来温暖自己让自己的生活与灵魂变得更加充实,用自己的温暖传达爱,温暖这个世界。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2

《傅雷家书》终于全部读完了,我沉醉在傅雷那种呕心沥血和孜孜不倦的教诲中,久久不能平息,它让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懂得了如何才能做一个大写的“人”。

《傅雷家书》被誉为“呕心沥血的教子名作”并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它是著名翻译家、音乐鉴赏家、文学评论家傅雷所留下的家教范本。然而,抛开那些光彩夺目的头衔,傅雷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对儿子傅聪进行了苦心孤诣的教育,为中国培养了一位世界级钢琴大师。

《傅雷家书》自问世以来,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让我也深陷其中。它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如此经久不衰呢?

在书中,我认识了一位拥有深厚文学艺术底蕴和深刻哲学思想的大师----傅雷。他对儿子的“人格教育”贯穿全书,他在书中反复地强调了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告诫儿子待人要谦逊有礼,做事须严谨、遇事不逃避,要戒骄戒躁,时刻心系祖国和人民。在他看来,“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再次是做音乐家、最后才是做钢琴家”。他认为“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傅雷在儿子傅聪的指导上,我能在字里行间看到一位深藏着一颗爱子之心的父亲。

傅雷是这样的荣辱不惊、得失泰然,以至于使我看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精神修养,让我从中悟出了人生真谛。傅雷像是一位活在书中的父亲,苦口婆心地教育着我。在傅雷那一句句叮咛、一声声嘱咐忠使我对这说不尽的人生有了更多启发与更高的见解。在傅雷强大的影响下,我开始纠正自己一意孤行的思想、约束自己的方方面面。在傅雷的教诲下。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了,并且越来越认真、用心的生活了。我非常感谢这位使我心胸变得更加宽广和让我的思想变得更加正气凛然的大师。

我觉得,读一本好书便如同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在交流,而《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它能使你受到前所未有的教育,也能使你的思想觉悟变得更高一层,甚至能影响你的一生。《傅雷家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名著,相信大家读完这本书,一定会跟我一样受益匪浅,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启迪与觉悟。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3

我把夜空剪成一个信封,又用星星砌上你的名字,盖上月亮圆圆的邮戳,然后等待…… ——题记

书信向来是最诚挚而真切的文字,其中没有矫一揉一造作,尽为作者自然的真情流露。古今中外的伟人们也常以书信为寄托,讲述自己的情怀。可记得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便是那对家书系着亿万情结之人,通过家书来抒发他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荣辱的思想。也又如外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致韩斯卡夫人》则表现了他对韩斯卡夫人的敬意之心。人心之间,可能会有着一层一层的阻隔,不能很好一交一流甚至不知该如何一交一流。我想,书信便是那最妥当的方法,委托信鸽来传递各人之间的情感。

或许过于敏一感的我们与不善言辞的父母不能很好地沟通,心中藏着太多疑惑不能被解决,不妨用书信的方式来书写自己的烦忧,那么孤独的沉默便将款款而去。傅雷便是这般,将原本僵硬的父子情转变成朋友般的存在。页页信纸氤氲着傅雷老先生浓浓的父一爱一。父一爱一有严厉、有一温一和、有倔强、有无情、有原则,但他都是对子女一爱一的凝结,小小的我们用心读懂就足够了。

《傅雷家书》是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是一位父亲写给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又在于它从儿子的角度出发,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与人生的真理。傅雷所书,语言含蓄、情感真挚,令孩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更是傅雷先生浓浓的父一爱一与全部家书的情义,恰使长子傅聪在异国的漂泊中,得以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困难,最终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

寻常的亲情充满了感一性一,很少像傅雷这般理一性一的亲情。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一交一流,给全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这种情感魅力日显珍贵。

以此看来,书信的魅力是无穷的。可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以各种通讯设备来获取联系,却忘记了通信这种古老又高雅的文学情趣,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恋过书信,在素色的纸张上,我将一点一点情感写下,一点一点成熟记下,每个黑字都是印在白纸上的灵魂,我用情感接触它,它便活了。写信、寄信、收信、拆信、读信,每一个过程无疑充满着神秘与兴奋,就连挑选信纸,也可能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傅雷家书》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亲情的一交一流,父母对孩子的一爱一,孩子对父母的理解令我受益匪浅 ……此处隐藏7559个字……傅雷先生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尽自己所能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护,教导,鼓励,告诫……也正是这样,他造就了一个钢琴大师,一个特级教师。

父与子的情意是伟大的,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的父亲与孩子都是一对“父与子”,都有一片“父与子”的天地。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13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总的来说,《傅雷家书》主要写了傅雷对儿子生活、艺术上疑问的解答。在生活方面来说,傅雷不仅是拉家常,嘘寒问暖,而是与儿子谈怎样做人,修养,恋爱,甚至于儿子长期在国外而偶尔写错的汉字。诸多方面,都写得让人心悦诚服,入情入理。这也表现了傅雷渊博的学识,而更重要的,一个多年与儿子分离的人,竟能一投笔即写出儿子的心声,排驱儿子的烦恼,并在生活中处处细节中给以指导,不能不说是一个父亲对儿子体贴入微的关怀。

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再看看这些书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样的政治处境中写出来的。有多少人在那场“黑暗的灾祸”中受到伤害,傅雷却在其中显出了他不变的本色。

傅聪的母亲在信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也给她的儿女写了好几封信.信中充满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怜爱.同样,她对于傅聪的音乐事业也非常的在乎,这也同样让傅聪十分的感动,他也明白了母亲的爱对他有多重要。这本《傅雷家书》真的让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也让我更加了解父母的心理都在想着什么,这让我可以更好的和父母沟通。

优秀的父母,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14

古人云“未得还乡泪欲珠,一书封了又踌躇。”傅聪身为一名钢琴家,不断往返于世界各地,这一封封薄薄的家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为人处事。一封封家书有的不仅仅是用亲情和社会阅历汇成的字迹,更是无法丈量的爱。

每一位父亲都是爱他的孩子的,然而,傅雷的爱并不是含情脉脉,他,始终将国家放在一地位,对孩子深沉的爱放在第二位。他对孩子的严加管教,更是傅聪如此优秀的主导因素。

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正如文中这样,儿子遇到了极大的挫败,父亲的一封家书,是极大的精神动力。这些谆谆教诲,在必要时,是不会觉得烦的,它是最有效的强心针。因为它很质朴,令我们不断越过困难险阻;因为它是亲人的期冀,令我们扬起前进的风帆。

在家书中,傅雷曾给傅聪指出他的语法和字词的错误。一次可能是偶然,但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便是有意而为之。我认为,傅雷这样目的是让傅聪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个人都有神圣的使命去传承他,维护他,不能有任何差错。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正是如此,傅聪才开始更加热爱热爱音乐,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甚至熬夜练习,以求不辜负家人的希望。但同时,傅雷又告诉儿子“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只有亲人才会不厌弃烦的告诉你要注意什么,减少那些弯路,直通人生的彼岸。

《傅雷家书》中的每一篇,都经过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术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我们可以像傅雷一样从中体会做人、学习的道理。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读傅雷家书有感800字15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先生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

傅雷曾在家书中写过这些家书的目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播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有傅雷先生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这就如细雨款款相待;还有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这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在书中收录的第一封家信中,傅雷对孩子要求极严,他为人极为严肃,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梅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情深意笃,相敬如宾。就连她也说有时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备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强,一生追求艺术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聪年少气盛,更是一个“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人,所以导致后来的父子反目,傅聪离家出走。其实还是性格使然。这件事对傅雷的打击很大,在这封家信里,傅雷表达了一个父亲真诚的愧疚之情。

在整本书中,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的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体会、文化的感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他以亲身经历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读后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有得意,更有失落。因此要以一种达观的心态坦然面对人生的诸多痛苦。这或许就是傅雷想告诉大家的,生活再苦,也要笑对。

把自己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自己理想的人物的家庭教育相当危险,可傅雷成功了。

跟楼适夷说的一样:“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我们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读傅雷家书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